無麩質、無乳糖、素食主義者的定義不同,看看我們了解多少?
我們平常在逛商場要找到可識別“無麩質”、“無乳糖”、“素食可食”需要一看再看成份內容,老實說尋找適合的產品並不總是那麼容易。
這就是為什麼法國出現“無麩質”、“無乳糖”與“素食主義者”標籤的原因。
但是,它們的真正含義是什麼?關於法國過敏原立法我們來瞭解一下。
關於過敏原的立法,食品成分的裁判
自2004年以來,要求製造商在食品標籤上註明可能存在的十四種過敏原,包括麵筋, 牛奶,魚和貝類或雞蛋,無論使用多少量。關於其他成分交叉污染的風險,沒有標籤規定。
儘管如此,仍鼓勵製造商減少這些污染的風險,並在適當的地方上註明“ 可能含有 ”……但沒有有關的法律,因此把這些分類設定了規則。
這就是“無麩質”、“無乳糖”與“素食主義者”標籤誕生的原因,以簡化飲食者食品挑選過程。但是,我們都清楚它們的含義和含義嗎?
無麩質,無乳糖和素食主義者標籤:並非全部都在同一條船上
1.無麩質標籤
AFDIAG 無麩質標籤可確保消費者購買的產品中的麵筋含量低於20ppm(百萬分之一),或每公斤食品中含20mg麵筋。
通常,只有在未超過20ppm時,才可以貼上無麩質標籤。該值是針對乳糜瀉患者建立的國際標準 :平均而言,患者可以忍受的麵筋含量。
為什麼全世界的無麩質標籤都不要求產品100%無麩質?因為那是測試的極限!它最多只能檢測到5ppm的麵筋。
無麩質餐廳如何挑選?
©Neonbrand
法國自2015年以來,餐廳還必須展示過敏源,但許多人發現很難履行這一義務。但是根據法國的 baromètre sur les sans gluten(中譯:無麩質晴雨表,是法國一級進行的代表性研究)的結果,這些飲食者中又四分之三的人不能像他們那樣去餐廳。他們想要找到無麩質標籤,但AFDIAG無麩質標籤在生產產品給予標籤,但不能對應無麩質餐廳,因為在餐廳不存在ppm的問題,餐廳不斷更改菜單,且料理方式不同,無法經常性測量ppm。建議消費者還是多與餐廳詢問料理內容與烹煮方式,自我判斷尤佳。
2.無乳糖標籤
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標準值的情況下,乳糖的情況要復雜得多。
法國無麩質烹飪工作坊Schär市場經理SébastienJaffeux解釋說:「製造商自願聲明不含乳糖的產品,如果當局懷疑,可能會接受驗證」。
那麼無乳糖是什麼意思呢?是否有0、20、100ppm?所有的人都沒有相同的定義,但最精細的分析可以檢測出10ppm的乳糖。
另一方面,出現在法國和歐洲公認的十四種過敏原清單中的牛奶,包裝上必須標明。
3.素食主義者標籤
對於素食主義者,EVE Vegan在法國提供標籤形式,向消費者保證產品中不包含任何動物來源的成分,而且該成分尚未在動物中進行過測試。
但是ppm的數量在法律中並不固定,而現今也有其他的標籤證明純素食產品:One Voice,Curtyty Free等...
本圖與文資料來源參考:https://because-gus.com/le-point-sur-les-labels-sans-gluten-sans-lactose-et-vegan/